1832年2月5日,肖恩陪同莫科上将视察了位于普瓦图港东边的康氏造船厂。
尽管从不同渠道得到了有关莫科上科的资料信息,见到其本人,肖恩还是很是惊讶。
这是一个惯于在海上风吹日晒的航海者形象,皮肤呈古铜色,手掌宽大而粗糙,这跟莫科上将大贵族出身的背景极不相符。如果他不是穿着笔挺的海军上将制服,肖恩一定会以为他只是某艘远洋商船上的船长。
这打破高级军官在肖恩心目中的固有形象,赢得了肖恩的一些好感。
此时的康氏造船公司的制造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,技术人员和工人们连春节都没有放假。
一艘体型修长的铁甲船正在船坞里制造。
它的体量是热那亚人号在五倍,排水量达到1000吨。这是康氏造船公司目前调动所有资源可以制造的最大的铁甲船,因为这涉及到复杂的工艺。
那一个个烧红的铆钉将一块块铸铁钉合在一起,看上去康氏造船公司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式。
它的旁边是另外一艘木帆船,从外形看这仍是传统的三桅帆船,排水量达到1800吨。为了节约时间,肖恩临时收购了几艘同型号的大型商船,将这些商船拆掉,剔除变形和朽坏的部分,挑选最好的一根龙骨和其他部分重新组装而成。不同的是,为了适合作战而作了一些再设计,使得它拥有三层甲板,可安装火炮或者巨弩,木帆不仅两弦,连底部都安装了100至150毫米的装甲。
无论是铁甲船,还是这艘新式帆船装甲舰,它们都安装了蒸汽机,只不过前者蒸汽机是唯一动力来源,后者蒸汽机只是提供辅助动力——这主要取决于使用成本。
这就是肖恩整整1月所忙碌的结果,为了拥有足够的人手,以便在莫科上将抵达时能看到一点成果,他甚至花重金收购了普瓦图唯一的一家传统造船厂。
显然,莫科上将是带着希望来的,这位上将对半年前热那亚人号成功试航所掀起的热议也有所耳闻。
所以,莫科上将一来就登上了热那亚人号,并且在港口外乘座了一番,并且不顾闷热和嘈杂的噪音环境,下到了底舱现场观摩蒸汽机工作的场景。
上将对热那亚人号赞不绝口
“子爵,在这里我看到了海军的未来。不,我看到海洋的未来。假以时日,蒸汽船必将大行于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