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兰看着这些朴实的礼物和真挚的眼神,她的心被深深触动。

    她连忙摆手,“大家的心意我心领了,但这些我不能接受。我们做的,是我们应该做的。看到你们安好,我们的心就安了。”

    一个中年男子推出一车新鲜的蔬菜:“这些是我们村子里最好的蔬菜,没有您,这些都不可能长得这么好。请您收下,就当是我们对您恩情的一点表示。”

    元兰依然坚持拒绝,她笑着说:“我知道大家的心意,我很感激。但这些东西还是留给你们自己吧。你们过得好,我们比什么都高兴。”

    在城门口的聚集中,情绪渐渐高涨,百姓们围绕着元兰及其家人,感谢的话语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突然,一位眼尖的老者从人群中走出,惊讶地指着元兰,声音颤抖但充满激动:“等等,这位不是我们京城的大人物吗?元东家不仅是京城的大老板,更是众所周知的善人啊!”

    这一声惊呼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,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。

    周围的百姓们一时间议论纷纷,许多人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惊奇。

    一位中年妇女忍不住赞叹:“真的是元东家啊!听说她在京城开的‘聚仙楼’不仅生意兴隆,还经常帮助无家可归的孤儿和老人。她真是菩萨心肠!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远房亲戚就在京城,他们提起元东家的善举,说她多次捐资助学,许多人都受益于她的慷慨。”

    随着更多的赞誉声,人群中有人提出了一个建议,情绪显得异常振奋:“我们应该为元东家修建一座庙宇,以示对她慈悲为怀的敬仰!”

    这个提议一出,立即得到了部分百姓的支持,他们纷纷附和,觉得这是回报元兰恩德的好方法。

    然而,元兰听到这样的话题,立刻感到了压力,她连忙挥手,面露难色。

    “大家,请听我说!”元兰的声音中带着坚定与诚恳,“我非常感激大家的好意和尊敬,但我不能接受修庙的提议。我做的一切,只是出于一个普通人的本分,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事,不需要庙宇来纪念。”

    百姓们听后,虽然有些失望,但更多的是对元兰的敬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