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翌日,族中叔伯尽出,皆佩傩面,执竹戈举木盾。
巫觋为方相,负熊皮、带四目面,上着玄衣,下着朱裳,率众叔伯成大傩仪。”
“巫觋命我引路,众叔伯随行至竹海深处。
遂聚扮方相及十二兽貌,大张声势、击鼓驱疫除鬼。”
“吾不畏众,仍指竹尽水穷处曰,竹国之门便在此处。
巫觋大怒,言恶鬼顽固、不肯远离,起傩仪巫舞,以竹戈木盾击我,疼痛难忍随改口,恶鬼已除、我复回我。”
“然少年心性,求胜心切,吾趁众叔伯不备,复入竹国。
静待片刻后再返,怒曰吾乃一国之君,有国在此、兵将无计,安敢欺我。”
“众叔伯大惊,皆言见我无踪,亦追随而去,未入竹国。
吾正欲辩解,巫觋突击鼓起舞,言邀诸神为证,命我再述竹国故事。”
“吾心中自得,遂将竹国见闻一一详说,以证吾不欺守诚。
巫觋思虑良久,言我为天之竹君,历劫临凡,今寻得故国、方得君位。
然尚年少、未觉前尘,需好生修习,待德配其位,方可神异滋生、再归神位。”
竹君的故事比周元想象的还要有趣,那时的先民虽然不了解秘境现象,但也能给出一些解释。
并且这些解释还能关联德行,算是不错的约束手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