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生杨云,拜见教谕大人。”
教谕宋亭轩细细打量了二人一会儿,慢悠悠地问道:“私书公流这个主😏🀝♛意,是你们哪个人想出来的?”
这件事情杜龙飞🟙可不敢抢功,他还有把柄在杨云🂀手里呢。
“回禀大人,是学生想到的。”杨云答道。
宋亭轩点点头,折子上就是杨云列名在前。
“仔细说说看你的想法。”
“是,大人。学生家贫,平常买不起几本书,在书库中认识的学子大多和学生的情况类似。于是我就想,虽然每个人都买不起太多的书,但是大家的书合在一起,还是不少的,只是都在个人的手里,很少流通。就算有几个知交好友相互交换,但好些学子认识的人有限,未必能找到别人换书。加上一本书到手要细细揣摩,往往十天半月都是少的,大家借阅归还都很不便,索性我就想,何不让大家把书都集到书🆑🎴库之中,再召集几个热心学子负责统计登记,何人上缴何书,借阅何书,都像银铺记帐一样登记下来,这样所有学子不分贫富,都有书可读了。学生想到这个法子之后,和杜兄商议了一下,杜兄非常赞赏这个点子,于是我们就联名上了折子。”
宋亭轩微闭🍤🍴着眼睛,沉吟道:“法子🌝⛪🝌倒是不错,可我问你,书只有一本,好几个学🝨🍪子都想借怎么办?”
“学生有一法,学子们上缴私有之书,都可获一定的点数,譬如普通的书可♏😢得一点,热门的书就可得三点。借🟦🟖阅之时,点数多者可优先选书。另外也要有所限制,譬如一本书借阅超过十天,便要消耗点数,热门的书设的快些,普通的书设慢些,便☠🀷可加快热门书的流转之速。”
宋亭轩皱眉道,“如此登记之事甚重,帐薄笔墨之类县🞶学可以支出,可是那些差役字都不识几个,☐⚇当不了这个差事。学子们来干,只怕他们受不了这个繁琐,没几天就找不到人担当了。”
“这也不用担心,学生和杜兄商议过,私书公流起步最难,书库现有多少书、从学子那里能收上来什么书、收书时各订什么点数、哪些学子有书肯率先上缴,这🐦🂅🌘些事情杜兄都有成竹在胸,原意担当此任。我只是出出主意,这些细致操作上的事情就远不如杜兄了。等书库中的书充实起来,有了一段时间的流转经验,这些东西都有例可循,到时候就算杜兄脱身而去,也可以用奖励点数的办法,召集贫寒学子来担任。”
“好!”宋亭轩的眼中闪出精光,“好主意!难得你二人不但有才,还有实♏😢干之能。连实施的方法都想的如此细致。本县学子中有你🜶二人,可谓学林之幸啊。”
这个评价就很高了,尤其是在他有可能升任本府学政、秋考在即的关口。杨♏😢云都能感📴🟀🚃觉到,身旁的杜龙飞激动🟦🟖得浑身发抖。
宋亭轩有自己的盘算,他🍛🈳现在正在谋任学政,虽然本府的🍘几个县中以他的才干、政绩最佳,可是也有可能从别府外调一个学政过来,细细算来🔑⛣🜐,他也只有五六分成算。
杨云和杜龙飞的折子,就像一🂃🌋场及时雨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