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平上海那里的人,只怕都是和姚蓓娜——就是那个小报务员—🈪🁄🃒—🚇一样的脾气秉性,都是那么古里古怪,穷讲究,自己以为都挺了不起的,那些城里人,好像也确实就是比乡村中的人娇嫩些,磕不得碰不得,说起这个,就让人感觉特别的不忿气,不过为了革命🖙📆😨的大事业,为了大局,自己也只能忍了。

    于是杜江怏怏地说:“好了,指导员,📈我晓得了,今后会注意。城里人可真金贵呢,两句糙话都耐不得,我……”

    想到指🜴🆙🏿导员方才的开导,杜江硬生生把后🄈🞴😗面那个“操🊩📃😊”字给吞了下去。

    其实杜江也知道,自己把矛头都对准姚蓓娜,以为是“女人事多”,既然听不了粗话,就不要来闹革命,是有些不太公正的,姚蓓娜确实是带了“小资产阶🏼级”的习气,娇滴滴的,然而自己见过的一些知识分子,🜐🁖🅱男的,也都有点她的这个样子,虽然倒是未必会当面说自己“不文明”,但脸上往往都带了些不以为然的神气,那面皮上分明写了三个字,“没文化”。

    杜江参加革命这么多年,这一点是体会深刻,想起来心里就有一股气,然📉😿🇊而各级首长都说要“重视知识分子,尊重有文化的同志”,所以杜江这一口气也就没法子往外出,那一回就都发泄在了姚蓓娜身上,姚蓓娜就好像是送人头,自己把她当🃯🛑了投名状。

    不过何若冰和那些人都不同,自己留意了,这个人虽然不会说脏话,十几天了,从没听他说过😚一个脏字的,那叫一个文质彬彬,不过听到一些干部战士或者暴躁起来,或者只是说顺了口,在那里骂娘,他倒也没有什么表示,一张脸仍然是那么平平静静的,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🕩🌐♷,杜江一颗心就放了下来,觉得这个人单说这一点还不错。

    而且确实是很不错的呢,杜江乐呵呵地说:“首长啊,何若冰挺会教课的,咱们本来也有文化教员,都是知书识字的,我🜽也知道,凭他们的那些墨水,教咱们这些大老粗是足够了,可是咱们硬是和他们弄不来,总觉得听着吃力,何若冰🍣🉹挺好,不那么拿捏着说话,咱听他说话还挺顺的,他上课,干部战士都能听得进去,你看连长现在就听课去了。”

    何若冰是个好教员,虽然时间不久,但是杜江也看出来了,不是个光会拽文的,用教导员的一句话,那就是“因材施教”,挺灵活的,知道对着什么人,应该怎么样讲课,不是单单教大家识字就完了,他还顺带着讲一些知识,比如说教大家认“碳”这个字,他就在小黑板上写下来“一🛓🛻氧化碳”🗋🚈,和大家说,“木柴煤炭不完全燃烧,就会产生一氧化碳,这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,在密闭的空间之中,会导致中毒,吸入太多就可能死亡。”

    于是战士们就纷纷议论:
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,我老家有一个乡亲,冬天里不知怎么,一个早上发现她家一家人都死了,老人说是柴没烧好,木头一定要烧透才行,原来就是死在🚅👁🅶这个‘一氧化碳’上。”

    “‘一氧化碳’很邪性啊,这么个要命的东西,但愿这世上没有‘一氧🛬化碳’,大家🝛就平安了。”

    一🏤🜅⛘个战士哈哈笑着说了一句:“我看地主🄈🞴😗老财比‘一🊩📃😊氧化碳’还邪性呢!”

    何若冰则是从从容容地说道:“一氧☠化碳虽然是可以致人死命的气体,不过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,可以做乙酸、甲醇、草🂔🎢💱酸。”

    然后顺便🉼又说🔰了甲醇草酸之类都是做什么🄈🞴😗的,还说到日军当年使用的毒气“光气”,制作过程就是用到了一氧化碳,说着便在黑板上写下了“光气”两个字。

    于是“光”字大家也认得了,只不过与一般的文化教员给出的造词是两样,人家教这个字,往往是写“革命光荣”,何若冰给写了个“光气”,鬼子🚨🕻的毒气弹啊,那可是🐄☺害苦了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