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九五章全歼
瑶寨的防御修筑还是颇花费了瑶🐶🄖♊家先祖的一番心思,第一道防线是一道狭窄的山谷,两面峭壁如削,只有一条呈四十五度斜角的山道通向上方,尽头处是一个平台,上面堆积满乱石和滚木,临战🝏时只需占据高处,推动石头和滚木,或者弓箭如雨,那么自下向上进攻的人马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严重损失。
第二道关卡距离第一道关卡约两百米,这是一片垂直绝壁,只有一条人工雕凿的可容纳驮马行走的“之”字形道路通向近两百米高的寨门处。道路上每一个拐🛟🝪弯的地方,都由麻袋堆砌起一个掩体,可以自上向下进行射击。险峻道路尽头的大寨门,则由生铁铸造,厚度几达一尺,此外,修筑在绝壁上的🐌⚄🎷护墙居高临下,墙体全部由长方条石筑成,☊♓坚固异常。
若不是现在🞑已经是机枪大炮的年代,放在以往,就算有十万大军来攻也未必便能攻陷寨子。但现在,瑶寨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,却足以让优势地形失去所有屏障。
缅甸独立军,是由缅甸松散的政治联盟“我缅人协会”组建的军事队伍,主要政治诉求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,争取民族独立。缅甸独立军创立于一战后,现任军长为德钦阿部,是联盟武🛤装力量总指挥。
由🐮🃎🖪于受到苏俄和试图从中国西南地区打开缺口的日本军部的双重支持,这几年独立军发展很快,如今已经拥有两万余众,活跃于缅甸中部、东部和北部地区,是英军最头疼的反政府武装。
自从滇缅商道开通后,来往滇西、滇南与仰光的运🜠输车队,多次受到独立军的袭击,因此不仅英国殖民政府和军队对其非常厌恶,务必除之而后快,利益同样受损的安家军也对其十分火大。挺进队只要逮着机会,也会穷追猛打🟇痛揍一通。这一年多来,双方的冲突达数十次,联盟高层虽然怀疑系列损兵折将的大败均与安家军有关,无奈却找不到证据,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。
缅甸独立军下辖三个师,每个师七千余人。每个师下辖两个旅,每个旅由三个团组成,🃉每团一千二百人。这次进攻瑶寨的便是活跃于缅⚑甸东北🁱部与泰国北部交界地区的第三师五旅十四团。
独立军装备混杂,苏制的“三线式水连珠”步枪,德国的八八式毛瑟步枪,日本的三八式步枪一应俱全,此外,还有从中国境内流出的汉阳造🁱和老套筒、从英国殖民军手里夺取的李氏步枪也有装备。不过就算如🖻🗵此,也不能保证人手一枪,大概有两成的人⛧🜳依然持有的是梭镖、木弓等冷兵器。
此外,独立军还装备有日本人赠送的珍贵武器——掷弹筒,每个团有一个所谓的炮连,主要任务便是操弄五门掷弹筒。掷弹筒为日本步兵的杀手⚎锏,重量仅为2.7公斤,发射的炮弹是手榴弹,可以在四百米范围内形成火力打击,对于山高林密的缅甸而言,是极为方便的重火👗🉂力支持。可惜的是,掷弹筒没有脚架,主要是依🏎😽靠射手调节射角,对掷弹筒射手的要求极高,而独立军的来源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,没有文化,更不喜欢受约束,因此射出十发也未必能够击中目标。
正因为独立军一个团的装备如此差劲,所以章🝶🏫🝆豫才敢于以一个小队的兵力,主动发起🖗进攻。
不过,此刻面对瑶寨,独立军第三师五旅十四团的武器依然牢牢地占据上风,三八大盖在400米内拥有极⚩🔈高的准确率,几百支步枪齐发,威力远不是装备老式土枪的瑶寨能够抵挡的。此外,炮连的掷弹筒就算投得再差,但瞎猫也有碰着死耗子的时候,几百枚手榴弹发射出去,瑶寨的第一道关卡和之字形山道上的暗堡全部被拔除👩,现在十四团已经攻到了山崖下,用步枪火力掩护,继续用掷弹筒向瑶🚑💨寨里发射手榴弹。
就在瑶寨岌岌可危,寨子里的⛅🗿♰男女老少,拿出🝶🏫🝆了大刀长矛,准备誓死一搏时,山下的独立军却突然乱了起来——站在队伍后方指挥作战的十四团团长莫比干背心中弹,来不及哼上一声便扑倒在地,腿脚抽搐几下就去见阎王了。
随后,冷枪四起,十个多独立军士兵转眼毙命,🁜吓得几乎所有的独立军官兵都趴到了地上惊恐张望。
侧背遇袭的部队顿时大乱,前面负责攻击山👘寨的队伍仓惶撤了下来,三个慌乱的营长急忙凑在一起合计,认定是山寨请来的援兵,冷静下来仔细辩听枪声,一致认为来袭者人数并不多,充其量也就十多个人。三个营长商定,谁先击溃这股敌人,为死去的团长报了仇,谁就接任团长职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