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用惊讶,♧历代医家何其之多,意见相左者不胜枚举,是非曲折,难以论说,但也正是如此,中医学才会蓬勃发展,🃫🚳多少的学说派别此兴彼落......那种勃勃生机,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。”
李介宾淡淡的说道。
这才是中医,这不是校园里面能学到的📉,在学院里能学到的这一点中医♚学知识🅋🅄,只是沧海一粟而已。
很多人学中医,终其一生也不过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,古代医家一辈子能有🃮一些成就已经难得,而可惜的是尽管已👆🆦经超过了同时代的人,还会被历朝历代的各路医家来个降维打击🝜🌁。
神💙💎农一个人是尝不完百草的,这片土地上从未有过黄帝🗔🛗神农,也没有♭什么神医医圣,每个人都是神农。
王朴庄,名丙,吴地人,与顾🚜景文同时代,便是那个《温热论🁶序🁕🅬🉥》中提到的叶天士弟子顾景文。
现代人学经方,很头疼一个药物用量的问题,因为度量衡标准不一样呀,就是历🞞🕍🈗朝历代的这个1两,不统一,🃳🛳你看伤寒论上面写1两,那可跟现在的1两不一样,不♗能随意套用!
关于桂枝汤里面3两桂枝到底是现代人多少g,是中医学界争论很久的问题,直到现在,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结果。
目前,相对权威一🌚⛔点点的,是1981年7月,我国考古发现东汉度量衡——大司农铜权证实,东汉的一两等于现代☵🃴15.625克。去掉小数点后面的数,相当于15克。
而清代就有两个人🌚⛔,为了搞清楚这个汉制的两是多少,花尽心思,玩了很多汉朝的古董给🞳😑搞了出来,其中一个人就是王丙,王🜞🖸朴庄。
在《吴医汇讲》中,一两考订为清朝七分六厘强。(1959年发布文件,米制为基🍆本计量单位,保留市制,中药沿用旧制,仍为一斤十六两。)
即一两约合今天的2.83g。(仅众多说法之一,还有其他说法用量,关于经方♕🈑用量问题,后文会🖱详细解说,在👆🆦此不作展开探讨。)
王丙的《伤寒症注》,参🙩🍀照《千金翼方》,说例中诸条,多采用《千金方》第三十卷中。当时江南诸师,秘仲景要方不传,孙思邈未能见伤寒全论,等到《千金翼方》时,才得全论,编次依🗉🙱🎈例。已经出现在《千金方》中的,不再重复记载。
关键的一点,《伤寒论》的注本分为四大派系,而王丙《伤寒症注》便是归于🅋🅄成🞞🕍🈗无己这一派的。
苗苗听到这里,插了🏀🖽句嘴:“伤寒注🏈本四🆀🌞⛴大派系是?”